• 中國 - 阿聯酋自貿協定深化,跨境電商商品進口關稅降至 0%


    根據《阿聯酋 - 中國自貿協定》,自 2025 10 13 日起,中國跨境電商商品進口阿聯酋關稅從 5% 降至 0%,同時自由區企業前 15 年享 0% 企業所得稅。阿聯酋還推出 數字經濟戰略 2025”,允許小鵬匯天等中國企業在迪拜設立中東總部,進口飛行汽車零部件免征 17% 關稅。此舉預計帶動中阿跨境電商交易額年增 20% 以上。






    寧德時代與馬士基戰略合作升級,推動全球供應鏈電動化



    10 9 日,寧德時代與馬士基簽署協議,將合作從海運擴展至全供應鏈電動化,包括港口設備電動化、電動集卡普及及儲能系統部署。雙方計畫 2026 年前在深圳、哥本哈根等樞紐碼頭改造 200 臺裝卸設備,預計單碼頭年減排 3000 噸以上。馬士基還為寧德時代定制歐洲 次日達配送方案,將動力電池運輸週期從 45 天縮短至 28 天。







    RCEP 深化年成效顯著,跨境電商物流成本下降 15%-20%


    2025 RCEP 全面深化,中、泰、越等國間 92% 商品零關稅,結合原產地累積規則,跨境包裹清關成本下降 15%-20%。中老鐵路、中泰鐵路沿線海關試點 “6 小時放行制,物流時效提升 50%。廣西通過 中國 - 東盟 / RCEP 標準雲平臺推動跨境快遞物流標準互認,與越南實施 3 項雙語團體標準






    中國跨境電商前三季度增長 6.4%,歐美市場合規門檻提高


   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,2025 年前三季度跨境電商進出口 2.06 萬億元,同比增長 6.4%,其中出口 1.63 萬億元,增長 6.6%。歐盟《數字服務法案》(DSA)和碳邊境調節機制(CBAM)全面落地,要求跨境電商完成數據本地化存儲並披露碳足跡。部分企業通過區塊鏈溯源和 中國 + 東南亞雙供應鏈體系應對挑戰,例如某 3C 品牌將歐盟訂單的 40% 轉移至越南工廠。






    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運作啟動,6600 項商品享零關稅


    10 16 日,海南自貿港宣佈將於 2025 12 18 日正式啟動全島封關運作,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新標杆。封關後,約 6600 項商品(占稅目總數 74%)將享受 零關稅政策,涵蓋生產設備、原材料等,企業進口成本可降低 20% 以上。同時,加工增值超過 30% 的貨物銷往內地可免征關稅,吸引更多製造業企業落地。此外,海南還實施 15%” 稅收優惠(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均為 15%),重點支持旅遊業、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。截至 2025 9 月,海南 零關稅政策已累計減免稅款 50.9 億元,加工增值免關稅內銷 110.8 億元。






    特朗普宣佈對華商品加征 100% 關稅,中美國際物流成本激增


    10 10 日,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宣佈自 2025 11 1 日起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額外加征 100% 關稅,疊加現行 57% 平均關稅後總稅率將超過 150%,且無明確豁免品類。作為配套措施,美國自 10 14 日起對中國實體運營船舶按每淨噸 50 美元收費(2028 年將漲至 140 美元 / 淨噸),對中國造船舶按 18 美元 / 淨噸或 120 美元 / 集裝箱(取高值)收費並逐年上調。對此,中國商務部於 10 9 日發佈 7 道出口管制令,對稀土、鋰電池、石墨等關鍵材料實施嚴格管控,含 0.1% 中國稀土的產品出口均需中國批准。同時,中國同步反制,對美國相關船舶徵收 400 元人民幣 / 淨噸的特別港務費(2028 年漲至 1120 / 淨噸)。這一政策預計導致中美跨境電商商品成本飆升,倒逼企業加速佈局東南亞供應鏈以規避關稅風險。







    评论列表

      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