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美國與歐盟汽車關稅調整正式落地,歐盟履約降稅

    根據美歐貿易協定,美國自 8 月 1 日起對歐盟進口汽車及零部件徵收 15% 關稅(此前為 25%),並對飛機、藥品、化工產品等給予關稅豁免(自 9 月 1 日生效)。歐盟已通過立法兌現降低美國工業品關稅的承諾,此舉旨在緩解跨大西洋貿易緊張,但歐盟仍擔憂美國可能加碼鋼鋁關稅至 50%。汽車關稅調整追溯實施,反映雙方在平衡產業保護與貿易合作上的博弈。





    特朗普宣佈對進口建材、傢俱及藥品實施高額關稅

   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當地時間 9 月 25 日宣佈,自 10 月 1 日起對多類進口產品加征高額關稅,包括廚房櫥櫃、浴室洗手臺等建材(50%)、進口傢俱(30%)、專利及品牌藥品(100%)以及重型卡車(25%)。其中,藥品關稅豁免條件為相關企業需在美國境內啟動制藥廠建設。此舉被視為對美國製造業的保護措施,但可能加劇全球貿易緊張,並推高美國國內消費品價格。





    海南自貿港與格魯吉亞航空合作打造 “三位一體” 跨境物流新模式

    海南美蘭國際機場與格魯吉亞航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成立 “格魯吉亞航空國際中轉聯運(海南)基地”,集成零關稅進口倉、國際貨物中轉倉、跨境電商集貨倉功能。雙方將開發第七航權貨運航線,重點佈局歐洲、中亞市場,並探索 “空港 +” 服務產品,提升海南自貿港國際供應鏈服務能力。該基地預計在海南全島封關(2025 年 12 月)後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,推動跨境貿易效率提升。





    聯合國貿發會議警告全球海運進入脆弱增長期,成本上升

    聯合國貿發會議發佈報告指出,2025 年全球海運貿易量預計僅增長 0.5%,為近年最慢增速。地緣政治緊張(如紅海危機)、氣候壓力及港口擁堵推高運輸成本,小島嶼國家和糧食淨進口國受衝擊最大。報告呼籲加快港口數位化、推廣清潔燃料,並建議制定穩定貿易政策以增強供應鏈韌性。此外,航運業溫室氣體排放 2024 年增加 5%,綠色轉型迫在眉睫。





    SHOPLINE 獲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原則性批准,擬拓展跨境支付服務

    跨境電商建站服務商 SHOPLINE 宣佈其子公司 Instage Technology 獲新加坡金融管理局(MAS)原則性批准,有望取得主要支付機構(MPI)牌照。若獲批,SHOPLINE 將可在新加坡提供帳戶開設、跨境匯款、電子貨幣發行等服務,強化其在東南亞市場的支付能力,助力商家實現多貨幣結算與全球業務覆蓋。此舉是 SHOPLINE 全球化戰略的重要一步,預計提升其在跨境電商領域的競爭力。





    Temu 在匈牙利市場實現重大突破,境外網購支出超本土平臺

    以 Temu 為代表的跨境電商平臺在匈牙利市場佔據主導地位,消費者境外網購支出首次超過本土平臺,每 100 福林消費中有 52 福林流向外國公司。Temu 通過半託管模式、本地倉直發(歐洲訂單本地履約率 65%)及本土化行銷(如 “東歐文化周”)快速滲透市場,客單價定位 15-30 歐元,吸引中小品牌入駐。其市場份額達 11.58%,成為匈牙利流量最高的電商平臺。






    评论列表

      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