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歐洲新規實施,跨境電商面臨成本壓力

    歐盟自 8 月 21 日起實施多項跨境電商新規,包括取消 150 歐元以下包裹免稅門檻、增收 2 歐元 / 件的包裹處理費,並加強商品合規審查。新規要求所有包裹無論價值均需繳納關稅與 VAT,未申報或低報將面臨高額罰款。數據顯示,2024 年歐盟接收中國低價包裹達 4.6 億件,日均 1200 萬件,新規直接衝擊以 “低價高頻” 為策略的中國賣家。法國等國家還計畫建立跨境商品黑名單,進一步提高品控標準。此舉迫使中國企業轉向合規化運營,通過海外倉佈局或提升商品附加值應對成本上升。





    廈門全球跨境電商供應鏈選品大會開幕

    8 月 22 日,廈門 “全球跨境電商供應鏈選品大會” 在佰翔會展中心開幕,吸引 1500 個展位、30 + 特色產業帶及 100 + 億級大賣家參與。大會聚焦跨境電商全鏈路生態,設置跨境選品、產業帶對接、國際展區等板塊,併發布 TikTok Shop 全托管爆品清單,涵蓋寵物智能設備、運動服飾等潛力商品。同期舉辦的福建鞋服產業帶夜談會,將推動安踏、特步等品牌與 TEMU、SHEIN 等平臺直接對接,助力 “閩貨出海”。





    RCEP 動態:TEMU 開啟日本本地化運營

    拼多多旗下跨境電商平臺 TEMU 近期宣佈正式進軍日本市場,推出本地化運營策略。平臺將針對日本消費者需求優化選品,重點引入家居、美妝、3C 等品類,並依託 RCEP 關稅優惠降低物流成本。同時,TEMU 計畫在日本建立海外倉,縮短配送時效至 3-5 天,以應對日本市場對高性價比商品的旺盛需求。此舉標誌著中國跨境電商平臺加速佈局東亞市場,推動 “中國製造” 與區域供應鏈深度融合。





    深港跨境運輸分流轉運今日實施

    深圳市口岸辦 8 月 22 日起實施深港跨境運輸第二階段分流轉運措施,規定運載特定貨物的跨境貨車須經深圳灣口岸通關,禁止經皇崗口岸通行。通行時間限定為 9:30—17:00,且需辦理貨車禁行道路臨時通行許可。政策要求運輸貨物需符合《深圳市危險化學品禁限控目錄》,旨在優化口岸資源配置,緩解皇崗口岸壓力,提升跨境物流效率。





    財政部等延續跨境電商出口退運稅收政策

    財政部、海關總署、稅務總局 8 月 22 日聯合發佈公告,將跨境電商出口退運商品稅收優惠政策有效期延長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。政策明確,對 2023 年 1 月 30 日至 2025 年底期間通過 1210、9610、9710、9810 海關監管代碼出口的商品,因滯銷或退貨在 6 個月內原狀退運進境的(不含食品),免征進口關稅、增值稅和消費稅,已徵收的出口關稅准予退還。這一政策旨在緩解跨境電商企業庫存壓力,降低退貨成本,穩定出口預期。





    美國取消小額豁免政策持續影響物流成本

    美國自 2025 年 5 月起取消 800 美元以下包裹免稅政策,導致中國對美跨境電商物流成本大幅上升。政策要求非郵政管道包裹繳納價值 120% 或每件 100 美元的關稅,郵政管道包裹關稅也逐步提高。這一調整促使企業轉向海外倉模式,但面臨資金周轉壓力與庫存風險。數據顯示,美國市場跨境電商包裹量因成本上升下降 40%,部分低利潤商品(如服飾、家居)被迫退出市場。行業加速洗牌,大型企業通過供應鏈整合與品牌化轉型應對挑戰,中小賣家生存空間進一步壓縮。





    评论列表

      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