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21
08歐盟 EPR 合規強制落地,中小賣家成本飆升 30%
歐盟《生產者責任延伸(EPR)》法規於 8 月全面強制執行,德國、法國站點未提交有效註冊號的商品已被全面下架。中小賣家需承擔註冊費(德國約 3000-4000 元 / 年)、回收費用(如西班牙電子設備按 0.22 歐元 / 千克計費)及供應鏈調整成本,綜合合規成本同比激增 30%。部分企業因未能及時完成註冊,面臨產品下架和最高 20 萬歐元罰款的風險,合規複雜度隨歐盟《可持續產品生態設計法規》等新規疊加進一步加劇。美國小包稅改倒計時,Shein、Temu 成本激增
美國將於 8 月 29 日起對非郵政管道的低價值包裹(低於 800 美元)徵收 54% 從價稅或 100 美元 / 件從量稅,直接衝擊以直郵模式為主的跨境電商企業。跨境快時尚巨頭 Shein 和 Temu 的物流成本預計將增加 12%-15%,迫使企業加速向海外倉模式轉型。此舉還可能導致終端商品價格上漲,削弱中國商品在美國市場的價格競爭力。目前,部分賣家已開始調整供應鏈策略,如縮短備貨週期、優化產品定價以應對成本壓力。
中馬自貿協定生效,超 95% 商品零關稅落地
2025 年 1 月 1 日生效的《中國 — 馬爾代夫自貿協定》全面降低雙邊貿易壁壘,雙方零關稅產品稅目數和貿易額占比均超 95%。例如,中國出口馬爾代夫的文具禮品關稅從 10% 降至 0,寵物飼料關稅從 25% 降至 0。廣州海關數據顯示,名創優品首批出口貨物已享受 5 萬元關稅減免,預計全年關稅減免達 25 萬元。協定還涵蓋服務貿易開放和投資保護,馬爾代夫水產品、堅果等對華出口亦享受優惠,推動兩國共建 “一帶一路” 合作深化。
DHL 與 Shopify 深化合作,全球物流效率再升級
DHL 集團與電商平臺 Shopify 宣佈深化合作,將其全球物流網絡集成至 Shopify 平臺。商戶可一鍵接入 DHL 的跨境運輸方案,享受 “完稅交貨(DDP)” 模式,避免消費者承擔清關費用。美國和德國站點已率先上線,2025-2026 年將擴展至歐洲、美洲和亞太地區。該服務支持智能清關、法律事務協助,預計將跨境物流時效縮短 20%,同時降低中小賣家的操作複雜度和成本。
中美關稅博弈升級,中方反制措施動態調整
針對美國 4 月加征 84% 關稅的舉措,中國自 4 月 10 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 84% 關稅。5 月 14 日,中方暫停 24% 的加征關稅(90 天內稅率降至 10%),以回應美方部分關稅豁免承諾。此次關稅戰涉及農產品、汽車、能源等領域,例如中國對美大豆加征 10% 關稅,美國對華電動汽車加征 35% 反補貼稅。雙方博弈導致全球供應鏈成本波動,企業需動態調整採購和銷售策略。
海關總署規範跨境電商銷毀退運流程
海關總署 4 月 29 日發佈新規,明確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商品銷毀和退運流程。因超保質期、包裝損毀等原因無法銷售的商品,企業需委託資質單位銷毀,並提交視頻記錄和處置證明。退運商品需申報 “退運貨物” 監管代碼,避免二次銷售風險。新規旨在防止不合格商品流入市場,同時簡化合規流程,例如允許倉儲企業經授權後直接申請銷毀,銷毀收入需按邊角料內銷徵稅。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